想脫離單身,有一件事要做的就是,不要只跟身邊長期單身的朋友一起吃喝玩樂,減少跟身邊姐妹團也好,弟兄團也好,出遊打屁的次數。不是要這些人不出門,自己在家上網耕田,是因為這些單身取暖團對你尋找對象的幫助不大。

在相親銀行很常看到的一種自我介紹這樣寫的:
因為身邊的朋友每個都結婚了,所以我也想尋找終身的伴侶。

注意關鍵字,因為身邊的朋友每個都結婚了,所以才……
這種人是因為朋友都各自逃生了,沒人陪,才想找一個人作伴,但他沒準備好對婚姻付出甚麼,所以他只是想找人陪,如果朋友都一直單身可以陪他玩,那他大概一輩子也不想結婚了。

很多人是真心想結婚也結不了,那可能是技術面的問題,有一群人是不那麼真心想結婚,那就是心態面的問題。

這樣的族群越來越多了,多元成家真的是需要好好面對的社會現象,我指的是一群志同道合又情同家人的朋友關係,應該要立法保障一群人共同建立家庭的權益。

我在聯誼的時候見過很多工作穩定又忠厚老實的男會員,有一個告訴我,他前女友交往了八年,年紀也差了八歲,每個月都要載她去追星,想要結婚了,女友還是在追星,最後婚事談不攏,只好分手了。

後來我發現,你如果只往醫院裡跑當然只能遇到病人,而大城市裡就關了很多放棄治療的人。


有段時間我一年會參加兩三次快速換桌的聯誼活動,也就是Speed-dating。

很多沒參加過的人都對這種大型活動很好奇,並且有很多先入為主的想法,比如說大家是不是都以貌取人?是不是很浪費時間精力?沒話聊會不會很尷尬?

對,以上這些情況我都經驗過,但確實別人就是你的鏡子,只要你笑臉迎人,多數人也會給你友善的回應。

那種感覺就像你在得來速點餐,不管你是送餐的那個服務生,或是坐在車上點餐的那個客人,盡管是驚鴻一瞥,一個甜美的微笑可以讓對方也笑著回家。

聯誼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,不斷的調整自我去接受其他人對你的看法。願意朝正面方向改變的人就會成功,用真愛就是接受你一切當作藉口不願改變的人,就容易照你所願的繼續保持單身的現狀。

從某種角度來說就像工作一樣,你一天裡越不想處理的問題,往往就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
在單一價值觀的社會裡面,確實在找對象時你會覺得越來越無法做自己,可是同時它也提醒了你性格上有那些需要面對的問題。

外表、談吐、工作、價值觀、溝通能力。面面俱到聽起來真的很累,但有些只要不扣分就好,在這麼多人裡面,你只需要有一兩項特質特別突出讓人印象深刻就可以了。

就像外表好了,如果一群男生都是穿襯衫牛仔褲,女生都是窄裙套裝,那不適合這種打扮的人就吃虧了。還不如花點時間了解自己適合哪一類型的服裝。

如果把女生比喻成包包,男生比喻成汽車。

有些嬌小的女生像宴會包、有的適合日常生活像托特包、有的想法獨到像馬鞍包、那個子大的女生可能會說我不就是登山包? 那也好,現在不是很流行爬百岳嗎? 如果妳是個公事包,還沒辦法帶去爬山勒。

瀟灑的男生像跑車,不適合帶小孩;省錢的男生像日系車,油耗少但剛開始總少點安全感;有些男生像貨車,四四方方但很適合做生意。如果你的男人像高鐵,那一定很準時。
我呢,曾經當過一陣子的垃圾車,時間到了,就會有女生追著我倒垃圾。


找到適合你的聯誼活動,那能發現你優點的人就會更多,而這又跟活動主辦人的背景有密切的關係。

有的主辦人是軍公教背景,所以他一開始的顧客群也會以公職人員為主;有些是科技業上班族創辦,那工程師相對就多;所以了解創辦人的背景非常重要。有的主辦人是年輕貌美的女性,雖然吸引到的女會員也跟著年輕,可是相對地當成假日娛樂玩玩,不會認真交往的人也多。參加幾次不同的聯誼團體後你就會發現其中的微妙之處,若兩三次都沒有收穫,表示族群不適合你,趕快找別的主辦吧。

我參加過某個以工程師為主的聯誼社團,主辦人自稱是某廟宇義工,另外以團購為主業,兼開餐廳,所以聯誼活動是在他自己的餐廳舉行的。

除了季費外,每次參加還要餐費。那也還好,但那時報名的會員數不多,以至於我每次去都遇到熟面孔,而主辦做的事就只有讓大家輪流起來自我介紹,接著換桌聊天。所以第三次時我相信有些女會員已經聽我介紹過很多次了。因為這樣我就不再續約第二季。隔年他們還發簡訊通知舊會員有折扣。

面對面的聯誼雖然不容易被騙,但高額收費後,會員人數跟活動內容決定成敗,一旦不用心,會員就見異思遷了,也難怪後來手機交友軟體會崛起。

如果時間空間允許,我推薦的還是有主題性的活動,可以化解生疏的尷尬和分攤你需要應酬的精力。但缺點也是活動常常喧賓奪主,減少你認識對方的時間。

就像我某一年生日參加的兩百人耶誕風夜店聯誼,最後只能靠回家看相簿發訊息給想連絡的對象,現場混亂到跟夜店一模一樣,結束後早就忘了對方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吉伯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